中國鄉村逐步變成空心村,外出上學、務工,年輕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學者與城市人批評政府剝削了農村的資源,不!正好相反,讓農民回村是在剝奪農民的希望,農民70%的收入來自城市。
三十年后,再回到鄉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經走出去的農民,而是從城市奔向農村的大學生和工人。城鎮化在不到20年時間內,會促成鄉村20%的耕地轉化,空心村會轉移,都市有錢人住進了鄉村,城市核心區將會成為“空心城”。
農村會變成新的人類家園:30年后,種田是最好的一種生活方式。30萬人以下的城市會變成首選之地,3-5萬人的小城鎮將是人們最向往的地方。中國完全進入老齡化時代。隨著高速、地鐵、交通、互聯網、物流網的異軍突起,傳統生活方式將逐步消失。
城市有工廠、有市場,是警察與小偷共存的地方;農村是家園、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來的城市人一經跨入鄉村,他們會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道德與自治之間的關系,城市人會明白生活價值。
“以人為本”改為“以自然為本”:從人的基本要求來看,“食”,在田園鄉村絕對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機蔬菜,又開始從有機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種食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徹底依人們的要求為原則,三十年后,開始從內心世界關注土壤,開始把土壤與樹木視為自己的孩子,把它們看成有生命的物質。
而真正能把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那是50年后的事了。那時的“住”,追求的不僅是室內的舒適度,而是開始強調室內外的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道德,住房與自然間的和諧,由“以人為本”改為“以自然為本”。三十年之后,鄉村將是未來中國人的奢侈品,中國鄉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讓人們向往,城市或將會成為問題與破壞的代名詞!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簡稱《"三權分置"意見》)
“三權分置”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權分置”這一制度安排,堅持了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了農戶承包權,放活了土地經營權,為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加快放活土地經營權,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是實施“三權分置”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農地農民有,農地農業用”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好地促進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中國人很快會擠破頭回農村爭做“農民”!
從農村出去的很多人,退休了想回到家鄉,老了想落葉歸根,過過田園生活,但因為戶口已遷出,沒法建房;而一直在城里生活的很多人,也想到鄉村尋找人生的另一種風景和情懷,但因為沒法買農民的宅基地,也沒法建房。
不過,國家的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返鄉下鄉建房將成為現實。國務院還印發了《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意見》里關于土地支持政策的內容: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通過調整存量土地資源,緩解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用地難問題;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用地政策;鼓勵返鄉下鄉人員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賃等形式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發展農業產業,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創新。
各省(區、市)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管理辦法,支持返鄉下鄉人員依托自有和閑置農房院落發展農家樂;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時代在變,農村也在變,幾年后,鄉村將是未來中國人的奢侈品,告別機車轟鳴的喧囂!告別車水馬龍的擁擠!告別難以企及的房價!告別真偽難辨的食品和霧霾常在的空氣!回到小山村,承包一大片地,養一群鴨,養一群雞 ,再有個菜園子,四季蔬果不斷,當一名悠哉悠哉的農夫。現在的城市人,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出來玩一次,如果老了能生活在農村,每天都在農家樂,這樣的日子多好!也可以蓋一棟現代感很強的房子,房前是開敞的草坪,屋后是茂密的森林,這里有最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一個現代化的農民,種田,栽菜,養雞,養鴨 ,自給自足的生活,大概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