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末期,英國國際發展局提出了“有利于貧困人口的旅游”概念(即PPT,Pro-poor tourism),自此旅游扶貧逐漸成為國內外扶貧實踐的焦點。2015年11月,我國正式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文件充分肯定了旅游業在扶貧中的突出貢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鄉村貧困地區自然生態系統與地方特色文化保留相對完整,為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突破口。發展鄉村旅游返貧率低、拉動性強,保證了扶貧的可持續性,為達到“真扶貧、扶真貧”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鄉村旅游精準扶貧面臨的困境
(1)資金瓶頸問題凸顯
大部分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在偏遠山區,雖然這些山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由于受到特殊的自然環境的影響,旅游項目的開發難度較大,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
(2)扶貧對象識別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地區簡單地根據當地農村人口的總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下發貧困指標,缺乏科學的調查分析,甚至主觀地將非貧困戶也納入貧困戶行列,導致對貧困對象的識別存在偏差。
(3)貧困人口脫貧意識不清晰
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目的是使貧困人口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而在農村貧困人口中,墨守成規的思想觀念仍是主流,參與旅游業發展的貧困人口比較分散,甚至有的干脆放棄,扶貧效果不明顯。
(4)電商精準扶貧存在障礙
2016年11月,國開辦下發了《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貧困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缺乏統籌引導,電商人才稀缺,市場化程度低,缺少標準化產品,貧困群眾網上交易能力較弱,影響了農村貧困人口通過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和增收脫貧的步伐。
2、鄉村旅游扶貧策略
(1)政府主導,政策引領
首先,政府要對村莊進行科學規劃,制定鄉村旅游扶貧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其次,通過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引導貧困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和經營;最后,要加強和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道路建設、環境整治、綠化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旅游基礎配套設施。
(2)整合資源,全方位扶貧
首先要整合現有產業資源,在此基礎上,打造鄉村旅游產業亮點;其次,整合鄉村民俗文化、風情風貌、特色物產等資源,打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鄉村旅游扶貧可持續發展;最后,整合社會資源,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利用政策優勢爭取資金、技術、人才支持,改善基礎設施和軟硬件環境,提升貧困農民的脫貧意識,提高鄉村旅游扶貧效益。
(3)立體營銷,提升品牌
充分利用新媒體把鄉村旅游中自然生態的鄉村風貌、獨特的民風民俗、精彩的民間傳說、特色的地方物產等等,通過鄉村旅游官方網站、手機門戶網站或與新浪、騰訊、網易等合作來進行宣傳推廣,提升鄉村旅游在線服務功能。利用微信、米聊、抖音視頻等新媒體工具進行全面營銷,還可與虛擬旅游企業合作,將鄉村旅游特色通過虛擬三維軟件展示出來,提升游客感知度。
(4)創新機制,多樣帶動
鄉村旅游扶貧需要多部門密切合作,需要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這樣才能真正讓鄉村旅游惠及貧困農民,實現“造血扶貧”。此外,還要將旅游扶貧與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和城鄉風貌改造相結合,讓鄉村旅游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