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西瓜開始上市的時節,去年大棚西瓜比同期價格貴了一半,瓜農賺的盆滿缽滿,著實提高了瓜農的種植熱情。
但今年情況卻不容樂觀,天氣暖和,扎堆移栽,造成各大產區集中上市,供過于求,加上雨水頻繁,氣溫低,消費量減少,讓疲軟的市場雪上加霜,價格由一周前的1.8元/斤斷崖式下跌至0.9元/斤,真是瓜賤傷農。
瓜農的付出,沒有種過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可以說瓜有多大個,就出多少汗。
放眼望去,滯銷的又何止是瓜農。“豐產不豐收”似乎已經成為一個魔咒,困擾著中國土地上廣大以種植業為生的農民。
一個果農兒子的追問
我的家長在素有閩南金三角之稱的漳州。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背山面海,地勢由西向東呈階梯式抬升、延伸,地處北緯24度左右,年平均溫度在25攝氏度上下。
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的宜人氣候。故此我的家鄉一年四季瓜果飄香,魚米豐腴。
去年荔枝揚花期恰逢風和日麗,座果率較高。和往年一般,當看完龍舟比賽后也如期進入了荔枝的成熟期。
漫山遍野紅彤彤的荔枝果掛滿枝頭,似乎為一座座山頭披上一層紅紗,碩果累累,怎一個美字了得!
可是果農的臉上卻沒有枝頭上的那般燦爛,因為這漫山遍野的荔枝滯銷,只能賤賣。
一斤上品果收購價1.6元,中品果1.2元,普通果幾毛錢一斤,更有甚者半賣半送,懶得與收購商計較。
收入扣除肥料、藥水錢,所剩無幾,連基本人工費都沒有。許多家里年輕勞力外出務工,唯有老幼留守的家庭,都只能望樹興嘆,任其掉落、腐爛,而無力摘采,因雇工摘采實在不劃算。
痛定思痛,豐產不豐收的現象到底誰之過?難道傳統的農業模式真的將為時代所淘汰么?
一位老農關于滯銷的思考
人們有個錯覺,認為中國人均土地少,農產品應該供不應求才正常,其實不是。
以現在的生產技術,除去幾億真正的農民知道,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一畝田能養活多少人?
在化肥農藥及其他新技術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的農產總量可以養活整個亞洲,當然是在不浪費的前提下,也不包括過度的加工與消耗。
●嘴叼了
農產品本質是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求,但現在不僅僅是吃飽穿暖了。寧吃好桃一個,不吃爛桃一筐,少吃飯多運動健康營養不沖動,新的消費習慣甚至人生觀,都在深度影響著農產品走向。
以前的傻吃痛喝場景不多見了,人們已經給自己囤積了足夠多的脂肪,嘴叼了。消費講究了,那些初級粗糲的農產品還沒跟上進化的腳步,自然就滯后。
●被擠了
開放是雙刃劍,農業也是!全球化的今天,你還只看著自家的左鄰右里,注定會被遠方的朋友超越。你的蘋果沒有人家的好吃,還難看,請問誰愿意買你的?
看看高端水果市場吧,咱有底氣跟發達國家比嗎?再看看人家的棉花小麥,咱的品質爭得過人家嗎?價格呢?!
中國不比那幾個發達國家,咱們山川秀麗,但不少地方不適合大規模種植,咱沒法給人家比。
那咱就別跟他比了唄,咱就小而美地發展咱自己的,用咱中國人自己的智慧,生產出更好更優秀的農產品不行?
“豐產不豐收”的魔咒如何破除
“豐產不豐收”這一魔咒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因農業小生產與消費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導致的。
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說美國的農業生產兩個人可以種幾千畝的土地,而能實現這個目的,除了依靠現代科技和機械化生產外,主要還是美國的農民相對較少,農業土地比較多。
相對于美國的農業生產,我們的農業機械化可以說是剛剛起步,而規模化根本談不上。也正因為規模化的缺失,農業生產才頻繁出現了“大小年”“菜賤傷農”“豐產不豐收”的現象。
我國規模化的土地較少,而且實行的是集體所有制,聯產承包后土地分到了一家一戶,就更加分散了。
再加上農民缺少信息引導,在小農意識的促使下,跟風種植、盲目種植現象頻繁出現。而這也是導致農產品豐產不豐收的直接原因。
這些年,新型經營主體快速成長,全國規模經營面積超過1/3,但大多合作社、大戶、家庭農場實力不強,重生產、輕市場,往往什么賺錢,就一哄而上;產多了爛市,又一哄而散。市場的結沒解開,產銷難對路。
常看到有人在后臺問源味君,“今年我種點什么才好賺錢呀?”
很多人會說“市場缺什么,農民種什么唄”,道理簡單,做起來卻不易。
●農民到底該種什么?
選準優勢產業。一個地方資源稟賦如何,產品優勢何在,市場渠道怎樣,都需要科學規劃、認真考量。
從跟風到合理布局,從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變主動出擊,突出特色,找準市場,這樣發展起來的產業才腳步篤定,對于市場行情漲落更冷靜。
同樣是種藕,湖北漢川的產品從鮮藕到籽蓮、藕粉,市場不愁賣。同樣是土豆,甘肅定西人把它做成百億元的大產業。
可見,找對路子,下足功夫,一步一步把資源優勢變成市場優勢,就能具備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和底氣。
●抱團闖市場才能避免滯銷
摸行情、樹品牌,靠小農戶單打獨斗不行,只要新型主體不要農民也不行。
農業產業化,要從耕種收到產加銷,建立起利益緊密聯結的產業鏈,讓各類主體充分參與現代農業,各司其職,各歸其位。
龍頭企業擅長市場,做好產銷銜接;合作社擅長管理,組織生產;
農民擅長種植,負責田間管理;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技術。
理順體系,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從地頭到市場,信息傳遞有效,生產組織有序,讓農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政府該如何作為?
政府要加大對規模化農業生產企業的扶植力度,鼓勵和允許更多的農民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只有規模才能降低成本,產生效益;
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購置大型農業生產機械的扶持力度,鼓勵和允許更多的農戶通過貸款實現機械化生產;
此外,要加強信息引導,有計劃、有目的地種植農產品,避免盲目種植帶來的生產過剩。當然,政府信息引導還是比較麻煩的,農戶賺錢了,他不會多給政府交稅,賠錢了則會去找政府的麻煩。
筆者就曾經見過農戶把政府統一種植,但是賣不出去的西瓜拉到縣政府門口堵政府大門的現象出現。
所以說,要做好信息引導,就要從國家層面建立一個系統的信息系統,綜合全國各地,各個季節農產品的生產,科學地去引導種植。
相信,通過以上多措并舉的辦法,農產品“大小年”現象將會有所緩解,甚至消失。
解決農產品賣難的根本是讓小生產對接大市場,這既要一場生產力調整,也需要一次深刻的生產關系變革,市場千變萬化,行情注定會起起落落。
只有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讓新型主體在市場摸爬滾打中更加成熟,農產品滯銷的遭遇也會更少些!
關于農產品豐產不豐收的現象,你有什么話說,期待在土淘頭條評論區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