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學中心召開2019年度學術委員會年會視頻會議,總結2019年度工作成就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
會議聽取了中心2019年工作總結報告和專題報告,肯定了中心在高危農業病蟲害災變機制、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轉基因作物安全評估、有益資源引進等方面的顯著成績。學術委員會院士和專家逐一點評,建言獻策,形成共識:一是中心業務工作源于植保,高于植保。中心應加強同海關檢疫、生態環保等主管機構的全面合作,提升中心決策影響,加速推進我國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二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特殊節點,不僅要完善實驗室制度、功能定位及其平臺和能力建設,還要加強長遠布局謀劃,形成生物安全研發轉化合力,在全球尤其是我國邊境地區的生物風險監控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三是要按照“三個面向”的重要指示,注重打造國家戰略力量,實施大科學工程,提升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防范生物風險做出更大貢獻。
此次會議是在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總要求背景下召開的,對加速推進我國農業生物安全科學治理體系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會議聽取了中心2019年工作總結報告和專題報告,肯定了中心在高危農業病蟲害災變機制、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轉基因作物安全評估、有益資源引進等方面的顯著成績。學術委員會院士和專家逐一點評,建言獻策,形成共識:一是中心業務工作源于植保,高于植保。中心應加強同海關檢疫、生態環保等主管機構的全面合作,提升中心決策影響,加速推進我國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二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特殊節點,不僅要完善實驗室制度、功能定位及其平臺和能力建設,還要加強長遠布局謀劃,形成生物安全研發轉化合力,在全球尤其是我國邊境地區的生物風險監控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三是要按照“三個面向”的重要指示,注重打造國家戰略力量,實施大科學工程,提升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防范生物風險做出更大貢獻。
此次會議是在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總要求背景下召開的,對加速推進我國農業生物安全科學治理體系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