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引發全球關注和熱議,人們對食品安全產生了恐慌。這也引起了進口海產品能否繼續食用以及日料是否安全的疑問。然而,我們無需過度擔憂,因為國家已經采取一整套科學監管制度,以確保進口海產品的安全性。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日本并非我國主要的水產品進口國。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主要水產品進口國包括厄瓜多爾、俄羅斯、加拿大、印度和美國,而日本并未排入前十。因此,大部分我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產品都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針對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問題,國家早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就出臺了一整套監管制度,以確保公眾更安全地食用水產品。這些措施包括進口日本部分地區食品、飼料等需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的證明與原產地證明,以及將放射性物質監測納入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范疇。這些措施確保了進口海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在科學角度上看,核污水影響到我國海域仍需要一定時間。由于洋流的影響,核污水會隨著日本暖流向西北方向漂流,并最先抵達加拿大海域。根據清華大學海洋工程研究院的模型推算,核污水經過240天才能到達我國沿岸海域。即使不考慮來自內陸河流的河水對近海的凈化作用,在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第二天就給本土的水產品貼上“核污染物”的標簽,顯然是過于夸張了。
因此,對于進口海產品,我們可以保持警惕但無需過度擔憂。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產品基本符合國家檢測標準,而國家的監管制度也確保了進口海產品的安全性。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多樣化的食材,適當攝入各類食品,以獲得更均衡的營養。
最后,國家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對于任何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都會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公眾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保持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并選擇放心、合規的食品消費渠道,以確保自身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