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下沉,以前從來沒有上網的很多農村人現在也開始接觸到互聯網,開始利用手機看資訊,網上購物,三農類網民逐漸增多。
另外,很多在外地打工或者在農村長大的人,會對三農類的內容有一種非常親切熟悉的感覺,這些人在外地就可以看到自己家鄉的一草一木,看到鄉親的音容笑貌,因此三農類的內容開始火爆起來。
三農類自媒體的現狀
三農領域的火爆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響應國家的扶貧號召,各大自媒體平臺都給三農領域很大的流量扶持,并且給予了很不錯的收益補貼。很多在農村的人或者在外地打工的,都紛紛開始從事三農領域自媒體內容的創作。
包括一些農資相關的專家、機構,紛紛開始運營三農自媒體,特別是今日頭條,對三農的扶持力度是最大的。
越來越多的扶貧達人,幫宣傳農村風土人情,幫助銷售農產品。
如何才能做好三農自媒體?
很多人在做三農自媒體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誤區,認為非要在田間地頭拍攝的內容才叫三農,其實并不是這樣,和農村農業農民相關的都可以稱之為三農。
做什么內容才能發展的更好呢?這要根據自己的內容方向定位。
1,內容要有價值,讓農民在種植或養殖中能學到技術,有收獲。
2,內容要真實不做作,讓在城市生活的人們能真實的了解到農村的現狀。
3,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初心,現在的很多農產品,農民自己消費不掉,由于各種原因也無法在市場上銷售,很多都爛掉了,非常浪費。
通過自媒體電商,幫助農民打開各種農產品的銷路,在幫助他們提高收入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收益,是一個非常好的雙贏局面。
三農自媒體的變現方式
做自媒體,只有有了可觀的收入,才能支撐著大多人持續的做下去,因此,做三農自媒體也是要考慮變現的,不賺錢的事情注定無法持久。那自媒體常見的變現方式有哪些呢?
1,自媒體平臺的廣告收益補貼
這是很常見的變現方式了,拿頭條舉例,注冊頭條號自媒體后,只要發布文章或者視頻,平臺就會有廣告收益補貼了。
2,銷售家鄉特產,通過頭條店鋪,銷售各種農產品,獲得收入
頭條的電商功能非常完善,可以自己開通店鋪銷售產品,也可以分銷別人的商品來獲得傭金收入。
3,科普農業知識,做科學指導或者銷售相關產品
用戶目標用戶是農民,內容是惠農類,那就可以銷售相關的產品或者技術來變現。比如銷售種子、樹苗,做養殖類付費講座等。
4,打造個人IP,全方位宣傳家鄉特色
如果能堅持運營一段時間后,就會形成一個有一定認知度的IP,這時候無論是宣傳家鄉還是做電商帶貨,都會有更好的效果。
三農自媒體運營注意事項
有的同學為了做三農,就把自己院子里重新裝修了一下,因為他嫌院子太破舊了,別人會笑話,其實大可不必的。
想要做好三農,一定要真實接地氣,內容要通俗易懂,不要裝,要展現最真實的農村原貌。另外,還需要有一顆堅持的恒心,你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