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無延時的特點能夠使得無人機測繪和噴灑結合更緊密。大帶寬的特點使得以后農田的傳感器只需要一個網關接入,大大提升了生產決策、病蟲害判斷的效率。最重要的是,5G實時、高效傳輸使得植保無人機很多計算可以在云端實現,從而大大減少機身負重,提升農田作業效率。
除了大疆、極飛這類頭部玩家,植保無人機市場還存在著一批補貼滋生的“劣幣”。
2018年,農業部表示將繼續支持植保無人機補貼試點,并將試點范圍由原來的6個省市擴大到全國。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植保無人機企業是靠國家補貼存活,通過簡單購買飛控進行拼裝出能飛的無人機,“能不能打藥沒關系,只需能拿到國家補貼就行”。
“只要行業里面有補貼,就一定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產生”,該人士表示。補貼、熱錢過后,真正能產生價值的公司自然會活下來。植保無人機的下半場,面臨的將是勞動力越來越貴,土地越來越稀少,產能要求越來越高等問題?!叭魏喂局灰軌蚪鉀Q這些問題,都能活下來?!?
近年來,隨著民用無人機的推廣和普及,農林植保、能源巡查、安防、應急、等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出現了民用無人機身影。據保守估計2019年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規模,其中農植無人機更是被廣泛認為是5G在農業領域的先導性突破口。那么,5G到來對民用無人機有哪些影響?
天上無人機,地下傳感器的新農業時代到來
5G網絡帶來的高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等新能力,結合邊緣計算、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民用無人機將走進8億農民的家中,水位如何,肥力夠不夠,有沒有病蟲害……短短幾分鐘,農植無人機就能幫你完成數十畝水稻的“巡田”工作。
民用無人機整體能力將得到全面升級
一直以來無人機的實際應用一直受制于穩定的數據傳輸鏈路。5G網絡的出現為民用無人機提供了可靠、低延遲、大帶寬的數據運輸服務。未來民用無人機將迎來產品種類多樣化、應用多元化。
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植保無人機成更好選擇
我國每年農藥中毒人數有10萬之眾,致死率約20%。受中國傳統的農業模式等諸多因素影響,農用飛機和大型無人機的實際應用相對困難,但是全地形高效率的植保無人機受到廣大農民朋友更多的青睞。5G時代到來,智能、高效、經濟、的植保無人機未來也將成為農民朋友的重要伙伴。
作為一個有著18億畝基本農田的農業大國,預計到2020年,我國植保無人機實際需求量超過10萬架,植保無人機將當之無愧的成為朝陽行業!同時,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型技術的崛起,民用無人機將迎來一個未知但足夠讓人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