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千年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品牌農業轉型,難度系數非常高,其過程猶如唐僧取經,要過很多難關,解決很多問題。從商業經營效益的角度看,這是其他傳統行業難以接受和適應的。聯想在正式投資農業之前,用了3年時間做前期調研和論證,投資之后柳傳志又表示,“不管是10億元還是20億元咱投得起,并且不急于賺錢”。這也表明,著急賺錢就做不了現代農業。
做現代農業為何這么慢?
首先,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徹底不同。
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變,必須經歷“十化”。
1.生產加工集約化、產業化。
2.信息、技術和管理集約化與整合化。
3.生產加工標準化、生態化。
4.產品和企業價值化、品牌化。
5.原料和銷售市場的全球化、企業資本化。
其次,農業投資周期長、風險高。
肉牛沒有3年出不了欄,大多數果樹沒有5年結不了果,陳紹鵬在被問及佳沃何時能夠盈利時直言:真正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盈利需要10年左右。即便是技術再先進,農業也不可能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命運,旱澇、病蟲害等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
再次,農業產業鏈長管理難。
產業鏈的整合和運營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戰線越長,環節越多,成本越高,發生錯誤的概率也越大。網易的丁磊曾表示:我們確實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養豬中所面臨的問題。雙匯董事長萬隆在“瘦肉精”事件之后表示,“要調整我們的產品結構,往上游發展” 。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農業人才難覓難留。
農業最需要的是既懂農業種養和加工,又懂管理和營銷的復合型人才,這是現代農業企業普遍和突出的瓶頸。就連跑在現代農業最前面的聯想佳沃集團,也找不到適用的人才,只好自己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