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儲殷教授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成年人有權做個廢物。我們不希望孩子是廢物是因為他們還有未來,過了35歲以后做廢物還是挺舒服的。(同時)中年人要安于做個廢物,到了老年(也)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廢物而心懷愧疚。老了沒用就沒用了,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說,我們不希望孩子是廢物,是因為他們還有未來,需要多讀書、多成長。
而過了35歲以后,做廢物還是挺舒服的,這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因為過了35歲,再壯懷激烈,這一生很大程度上也已經定型了,不是曹操那樣的老驥伏櫪。
中年人要安于做個廢物,到了老年(也)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廢物而心懷愧疚。
他還直言,這話大家別不愛聽,因為老了沒用就沒用了,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此言一出,引來了巨大的爭議,并引來網友的激烈討論。
支持的網友表示:
“觀點一致,哈哈。有口粥喝我都懶得出門。”
“這些年確實是,再努力奮斗都看不到希望,高物價,再拼命勞動還是貧窮,圖什么呢?有的勞累年輕就掛了,有的病倒在醫院,活著圖什么呢?”
“說得好像挺有道理的嘛!”
“這是在勸人止損。”
“這個專家我挺喜歡的,他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說的,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年齡而有太大壓力,要認清現實。”
“難聽是難聽,但真的是大實話。”
反對的觀點則認為:
“還有沒有人管專家說話了。”
“這是在賺流量嗎?”
“專家說說可以,現實不允許啊!”
“專家的門檻真不夠高啊。”
“‘麻醉劑’,適度使用可以減輕痛苦,用多了會成癮君子,再甚者則會致死。”
“有權當廢物,但生活不允許。”
“不要向社會傳導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臥倒’‘躺平’是弱者的姿態,是懦夫行為。你自己在社會上混不好也就算了,如果仗著自己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帶壞了一批人,那就不好了。”
回顧一下《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名句:對每個人來說,生命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昔時,不會因為虛度大好青春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庸俗卑賤而羞愧;離開人世時,他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所有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儲殷,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曾擔任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已離職)。從學校離職前曾任教授、經濟學家、國際問題學者、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一帶一路百人論壇專家委員會委員。
對專家的這個觀點,你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