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農業產業屬性,筆者認為,應把農業界定為一個社會性產業,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性產業。作為一個社會性產業,農業的發展要把發展的社會性和產業的經濟性有機結合起來,要更加注重綜合效益,而不僅僅是經濟效益一個方面。具體而言,農業的綜合效益應體現在如下若干方面。
要保障好國家糧食安全。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底線。特別是像我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發展中人口大國,必須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要以更強烈的憂患意識,認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一定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充分體現生態環境保護效益。農業的發展一定要高度重視生態化的問題。理由有三個方面。一是農業是一個與自然有最大接觸面積的產業。二是農業是與自然有深度關聯的產業。所以,農業的生產方式嚴重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三是農產品是人最重要的消費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沒有食品安全,就沒有人類社會發展安全。所以,農業的生產方式不僅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至大,對人類的生存發展也影響至大。所以,農業現代化,靈魂是生態化。比如,農業機械化、企業化、集約化等,雖然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面,但對于農業而言,還都算是現代化的外殼。因為農業若沒有生態化,所謂機械化、企業化、集約化等,實質作用都是零,甚至是負數。
要弘揚復興好農耕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農耕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基礎性文化。農耕文化對健康人格培育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人的清靜性格的形成,離不開農耕文化的熏陶。大自然的清靜無為,在這樣的環境長期熏陶下,必然有助于清靜性格的形成。而清靜對發展又具有重要意義。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其次,農耕文化也有利于培育一個人的節儉性格。農業的產量較多地取決于自然的特點和規律,而大自然的供給總是有限量的,這對浪費必然是一種約束,會促使人在行為上更崇尚節儉。儉以養德,節儉是提升人格道德的有效途徑。再次,人性中質樸性格的形成,也離不開農耕文化的熏陶。大自然的樸實無華和厚重,必然更有利于養成人性的質樸厚道。最后,農耕文化也有利于培育敬畏人格。大自然的神秘性和無私性,也為敬畏人格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礎。敬畏人格對發展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
農業的發展應更多體現道德關愛原則,應努力發展道德農業。什么是道德農業,就是將道德范疇進一步拓展到農業生產領域。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人只有道德對待自然,自然才能道德對待人類,人類對自然的傷害,必然最終也是對人類的傷害。為此,在道德體系建設上,必然客觀要求人類不應高高在上,而應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中平等的一員,人不僅要對人講道德,還應對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體都應講道德。
農業的技術進步一定要堅持更加穩健的原則。農業離不開技術進步,這是農業現代化的客觀要求,但一定要堅持穩健原則,要穩中求進。因為生命現象本身是非常復雜的,一旦改造失誤,比如種子,很難逆轉,這客觀需要人類高度謹慎對待。為此,對千百年形成的優秀農業傳統,一般不要輕易拋棄。因為假若這個傳統對人類有害,理性的人類必然會對其進行淘汰,而之所以能流傳幾千年,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依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探索建立適度農業保護模式。對農業的保護水平應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對發展中人口大國而言,探索建立農業適度保護模式是一種可行選擇。具體而言,所謂適度保護,從保護目標看,底線是要確保經營農業的人,至少不能虧損,在此基礎上,再盡可能讓農業經營者能獲取社會平均利潤率。
【作者簡介】宋圭武,男,1964年10月25日生,二級教授,甘肅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甘肅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甘肅省僑聯特聘智庫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蘭州文理學院駐校專家,甘肅三農研究會副會長。在《光明日報》、《中國農村觀察》、《經濟學家》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400多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個人專著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