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黑龍江哈爾濱城郊的一處農田里,一輛耕地機正在廣袤的農田中作業,四野無人,數十畝平整的土地上,只有這一輛機器在勞作,機手告訴記者,他一人一機,每天可以翻耕數百畝地。同時間的湖南永州,一處自動化育秧基地中,三五個工人正在操作流水線機器,整個四月份,他們幾個人,可以育成五六千畝稻田所需要的秧苗。
隨著社會的變遷,今天的農業勞動,早已經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模樣,技術進步改變了人類勞動的形態,也正在改變著農業生產的模樣。在更久遠的未來,農業生產中,人類是否真的能完全擺脫體力勞動呢?
哈爾濱一處農田里,耕地機正在作業。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耒”和“耜”背后的經濟革命
人類可靠的農業生產,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在此之前,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顯示,人們的生活來源更多依靠采集和狩獵,這使得原始社會的人們,生活總是流動不居的,他們必須為生存而不斷漂泊和遷徙,尋找自然物產更豐富的地方。
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馮開文介紹,“在漁獵時代,人們的勞動效率是非常低的,尤其到了原始社會末期,人口增加,自然環境中的出產不夠了,可采集、狩獵的食物越來越少了,人們需要找到新的食物來源,最早的農業出現了?!?
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馮開文。受訪者供圖
馮開文講述一個農業史中廣泛流傳的故事,大約在8000年前,兩河流域的人們開始注意到,經常撒尿的地方,生長著一種特殊的植物,它會開花結果,果實可以吃。“它就是小麥,在這個時期,人們開始有意識地留下部分小麥種子,并種植它,來年可以收獲更多的小麥。為了收獲小麥,人們不再流浪,開始定居下來,最早的定居農業出現了。”
稍晚一點兒的時候,在地球另一面的中國,出現了河姆渡文化,這也是一種定居文明,考古學者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水稻,這說明,此時的人們,已經在栽培水稻了。
刀耕火種,就是這個時代的寫照,有學者分析,刀耕火種,是一種半定居的農業生活方式。人們在焚燒肥沃的草地,用木棍在地上插出一個淺坑,把種子種在地里,不除草,不進行田間管理,等到收獲時,用石制的鐮刀收割。鐮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農具,在它出現的時候,就基本上定型了,石器時代是那樣形狀,到現在,還是那個形狀,只是材質不同而已。刀耕火種的模式是不可連作的,每年換一個地方。種過的地,等到重新長出草,再次肥沃后才會再種。
翻地工具的出現,是一次耕作方式的變化,標志性的農具“耒”和“耜”,它們都是用來翻地的,翻地意味著連作,每年在同一塊土地上的勞作耕種,人們也開始真正定居下來。
江西新干縣一對老夫妻在使用傳統打谷機。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這就是第一次經濟革命,關鍵的標志是定居農業,”馮開文說,“這一階段,中西差別不大,大都發現了類似的農具,類似的勞作方式。其主要特點有兩個,第一個在延續原始社會集體勞動的同時,出現了私人勞動,即個人化的勞動,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塊地的耕作,另一個是出現了分工,在集體勞動中,有人翻地,有人鋤草,有人播種,分工出現了。”
鐵犁造就“男耕女織”的田園
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傳統的奴隸制逐漸崩潰,新的農業生產模式開始出現。
“鐵器在農業中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也改變了農業勞動模式,”馮開文說,“鐵器是工具材質變化的一個關鍵點,從石器到青銅器,變化其實不大,一方面,青銅器大多用在祭祀、軍事等領域,很少用來制作農具,另一方面,青銅器脆,碰到石頭就碎了,并不實用,一直到鐵器出現?!?
從春秋戰國到近代,兩千多年的時間里,鐵器一直都是農具的主流,沒有其他材質可以替代。馮開文說,“鐵器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力,它更堅固、鋒利,韌性也更好,這為畜力的使用提供了基礎,在牛身上掛上石犁、青銅犁,都是不現實的,但鐵犁可以。而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一方面使得人類的勞動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出產的增多、新利益的出現,也導致了社會革命。我們熟知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其實都可以看做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同一時期的歐洲,大平原的地貌為鐵器的使用帶來更多的便利,也更大程度地發揮了鐵器的作用,馮開文說,“歐洲中世紀使用馬拉重犁,甚至有的用三匹馬拉犁,勞動效率非常高。典型的案例,就是英國這個小國,在短時間里成了歐洲的糧倉。”
此時的勞動是什么樣的呢?馮開文介紹,“家庭生產成為主要的生產方式,以家庭為單位的勞動者,成為穩固的勞動結構。在中國,除了一小部分自耕農之外,土地大多是地主的,人們作為佃戶或長工,但他們也是家庭式的勞動。男性耕地種田,女性紡織、操持家務,也就是男耕女織的勞動模式,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現代。在歐洲,勞動的主要群體是農奴,但他們也是以家庭為單位勞動的?!?
被蒸汽機打破的田園
不過,無動力機械,也就是傳統農具的改良,是有上限的,不論是可以灌溉千百畝農田的翻車,還是更省力的曲轅犁、更先進的人力紡紗機,都沒有打破這一上限。“兩千年封建時代,總是輪回循環,和生產力難以出現質變是有關系的。”馮開文說。
一直到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農業勞作方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老農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用人力或者畜力,在土地上耕作。汗滴禾下土,是農人們辛苦的寫照。
工業革命之后,大機器的出現,第一次改變了這一局面,馮開文說,“就像武器從冷兵器變為熱武器,農業也是,蒸汽機、水力機械的使用,改變了農業勞動的模式。人們第一次從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哪怕只是部分,也深刻地改變了整個世界。英國的圈地運動,就是直接的結果?!?
工業革命后,第一次出現了工廠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人們也從傳統的農民轉變為農業工人,現代農業自此肇始。在中國,晚清時代也已經出現了類似的模式,比如晚清狀元張謇,人們熟悉他創辦的大生紗廠,但實際上,他還創辦了農業生產公司——南通農技墾殖公司。在那個時代,中國出現了很多經營地主、富農經濟體等,但并不徹底,他們雇傭農民,但并沒有完全把農民變成農業工人,這些農民本身還會為自己的土地耕作。當時的主流,也還是家庭生產,鐵犁、翻車、鐮刀也還是主要的農具。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農業機械化的進度才開始加快。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開始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大量大型、中型的農機,出現在華北、東北、兩湖等平原上。此時的農機,早就不是蒸汽時代的機械了。
全程機械化不只是提升效率
2020年6月,北京房山石樓鎮,大片成熟的麥田中,收割機收割、脫粒一體完成,脫粒后的小麥被直接裝入貨車,運送到糧庫中。
房山石樓鎮,正在機械化收麥子。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在全國,類似的場景到處都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其中,小麥達到95%以上,水稻玉米分別在85%以上和90%以上。
在石樓鎮,種地的村民們,已經很多年不下地干活了,從翻地到播種,到撒藥,再到收獲,全程由專業的服務隊伍完成,他們只要付出每畝每次數十元不等的報酬即可。他們仍舊是農民,卻不從事農業勞動了。
相對應的,開收割機的服務者們,成了新的勞動者,他們或者加入農機服務公司,或者自己投資購買農機,每年農忙時,開著機械,橫跨上千里,甚至數千里,給分散在各地的小農戶們,提供機械化服務。一輛中型的機械,每天完成數百畝麥田的收獲工作。
河南南陽,麥客來收麥子。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機械化改變了勞動模式,小農戶不再進行體力勞動,從事社會化服務的新時代“麥客”,同等面積的工作,勞動量也比傳統的人工生產小了很多倍。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陳永生告訴記者,“機械化比傳統人工作業效率提高近30倍,畝均節本增效500多元?!彼f,“舉例來說,靠人力種一畝水稻,從翻地到播種到收獲,大約需要7-8個人工,也就是1個成年勞動力持續工作7-8天,但全程機械化,可能連1個工都不到”。
陳永生介紹專為大跨度大棚設計的翻耕機。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智能種地會實現嗎?
隨著機械化的推進,大數據,智能設備,越來多的新技術、新產品被利用到農業生產中。更多人逐漸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
“在以前,曾有人覺得中國不適合機械化,因為山多平原少,但現在,很多丘陵、山地都有機械作業,因為機械小型化了,”馮開文說,“自工業革命之后,技術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一波又一波的新技術、新機器在不斷被研發出來。在未來,那些原來覺得困難的事情,可能都不覺得是困難了?!?
2021年4月28日,中國農科院的一處實驗基地中,專門開發的農機,可以在塑料大棚中自由作業,完成機械化深翻、起壟等工作。
蔬菜,尤其是大棚蔬菜的機械化,一直都是難題,蔬菜的種類多樣,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特點,標準化、機械化比糧食作物更難。
蔬菜大棚機械化是未來探索的課題。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溫室大棚中溫度、濕度很高,而且空間往往相對狹小,勞動非常辛苦。長期處在濕熱環境中,也容易損害身體健康,造成難以治愈的慢性疾病。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蔬菜的機械化也在快速推進,陳永生告訴記者,當前,部分蔬菜品種的全程機械化已經可以實現,“比如南方較多的雞毛菜、茼蒿等莖葉類蔬菜,已經有了一些方案和相應的設備,可以實現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目前正在推廣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難題正在解決當中,比如規?;膯栴}、比如土地環境是否適宜機械化的問題,比如標準化種植、社會化服務的問題等。未來解決了這些問題,蔬菜的機械化水平,必然會有一個快速升高的階段?!?
那么,在更遠的未來,農業生產中,人類是否真有可能完全擺脫體力勞動呢?馮開文覺得是有可能的,“確實,當前的機械化也有一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比如大田作物機收獲時的浪費問題,比如特殊地形、環境中的機械化問題,但技術的發展很快,在未來,未必不能用技術的進步解決這個問題?!?
陳永生對此更樂觀,“完全擺脫體力勞動,這可能意味著連駕駛農機的人都不需要了。也就是智慧農業,完全智能化生產,人們設計好程度,設定好參數,機器就會自動采集數據,進行相對應的作業,播種、澆水、施肥、收獲,都是自動的,這是有可能實現的。實際上,現在我國在很多地方,已經在做類似的嘗試了,建立少人或者無人的農場,依靠智能設備來生產。當然,現在相關的技術還不成熟,但未來總是會成熟的?!?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