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為選題掉過頭發的新媒體人,大概不算好運營吧。
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生無可戀的想選題,更有甚者,一個月每天都耗死在選題里。
而真相是,老板經常飄過來說:
別人隨便都有10W+,我相信你也可以的,做一些爆款選題出來,爆文才是王道,你知道嗎?
你看,選題已經很難搞了,爆款選題才真的可怕啊。
誰都想有選題的秘法,輕輕松松就能搞到一堆10W+選題。
秘法,可能有!
不過我每次寫給大家的,都是方法!肯定有用,不敢稱之為秘法。
關于爆款選題,其實好的觀點有很多人都分享過,我也寫過一些,去搜一下都能看到,比如:
01. 爆款和熱點是一對好基友,及時切入熱點更容易成爆款;
02. 話題關注高,覆蓋目標人群廣,能滲入多個圈層,形成多圈層傳播;
03. 尋找那些情緒強匯集點,激發高喚醒情緒;
04. 不要觀點中庸,就要犀利刁鉆的觀點,強勢的觀點即爆點;
05. 顛覆固有常識,說別人沒說的,說和大眾認知不一樣的;
06. 從事件爭議點上,或對立面上去找切入角度;
07. 滿足強烈的好奇心,激起超出預期的滿足感和分享欲;
08. 幫讀者表達想法,說出他們想說但一直壓在內心深處的話;
09. 有價值、有深刻的見解,能為別人提供社交談資;
10. 能幫目標人群塑造鞏固形象,甚至是表現出優越感;
這些都是非常靠譜的爆款選題方向,無數人都依據這些角度做出了大量爆款文章,這是一定的。
但是,如你所見,也有無數人在利用這些方法,卻并沒有經常做出爆款。
這也是很多鍵盤俠喜歡吐槽的地方:“為什么你分享的這些方法說能寫出爆款,我怎么就沒寫出來,果然還是騙人的。”
這些方法不對?
不是!方法是方法,結果是結果,有神效但不是捷徑。
選題是選題,爆文是爆文,有關聯但不劃等號。
在這個人人皆可表達觀點的時代,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寫出自己的爆文。
但選題好從來就不等于爆文,你的垂直領域、內容定位、賬號調性、用戶洞察、標題、文章框架、表達技巧、推送時機等等,每一個都會決定一篇文章是否能成為爆款。
方法只是其中一部分,選題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了然!
應該說得很明白了,再往下看。
我最推崇的選題方法,還是咪蒙團隊持續做爆款的方法論。
有人喜歡咪蒙,有人討厭咪蒙,這個老賊不太在乎!互聯網一直都是一個 “愛憎分明” 的江湖。
咪蒙做得不好的地方,現實已經給了**裸的 “封殺”,而做得好的地方也不能混為一談。成年人三觀要正,好壞也要拎得清,**歸**。
那么咪蒙團隊做爆款有什么樣的 “秘訣” 呢?
01 首先腦暴出50個選題
咪蒙團隊每天上午開始腦暴,12點之前要從熱點里面想出50個選題。
當然,這50個選題只是備選,為的是最終相對靠譜的那一個,經過激烈討論和過往數據基礎,她們會最后確認1個選題切入方向。
依據是什么呢?
之前她們在大會上分享秘訣時就有提到:新觀點沒有那么神奇,發現新觀點的過程不過是一個個拋棄舊觀點的過程。你第一時間、第一直覺想到的觀點一定不能寫,因為所有人都能想到。
深夜發媸團隊也是這樣,通常主編會提前一天讓大家交選題清單。每人可能會提出幾十甚至上百個選題。
然后第二天早上開選題會,一起看選題清單,每個人從中挑選出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選題,并說明原因。
大部分人都喜歡的選題,就重點去做,大概率會成為下次爆文。至于都不喜歡的選題,就一起研究為什么都不喜歡?有什么共性?總結經驗。
做內容要做到八個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02 四級采訪
有了一個想做的選題方向后,她們會做團隊要求的四級采訪。
先是5000人核心粉絲群的群訪,然后是三個以上小群的采訪、50個個案采訪,最后專家顧問團的采訪。
這種和用戶近距離的采訪,顯然在任何一個內容創作領域都意義重大。做內容確實是創作者的自我表達,但想做出大家喜歡的內容,肯定不能自嗨,自說自話。
你需要在乎用戶需求,找到用戶需求和自我表達之間的交集。
訪談中,你能聽到目標用戶真實的心聲,清晰用戶已經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這是你知道應該 “寫什么” 的前提條件。
咪蒙團隊的精細化在于,她們不僅做了群體訪問,還做了更精準的細分群體采訪:去約一批人進行時間更長的個案采訪,甚至她們還有來自全球70多個專家的專家顧問團,針對具體選題,能從專家那得到更多具體專業的建議,往往專家的采訪就有五千字到一萬字內容素材了。
試問,在這樣一種模式下,做到如此細節了,得出的選題和內容素材能差到哪去?就算是隨便整編一下這些采訪內容,我相信都會很不錯吧。
魔鬼來自細節,沒毛病!
更為變態的是,我聽說她們在做完四級采訪之后會得到好幾萬字的采訪資料,要先認認真真整理完成之后才能寫稿。
如果是這樣,真的服氣。
03 取100個標題,5000人投票
咪蒙團隊每篇文章要寫100個標題,標題的重要性你我都知道,是最直接決定文章推送后數據走勢的因素。
好標題要取100次,這句話應該也經常聽到。
但太難做到,反正我是偷懶的,完全做不到。能做到,那本身就是牛逼的資本。
而且,在取好100個標題后,她們會發到5000人核心粉絲群里投票,不靠自己猜測,始終把 “洞察” 交給用戶本尊。
04 一萬字數據報告
更為用心的是她們會為一篇文章做一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當然了,不止是單篇文章,還包括自己賬號整體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的信息分析、同行爆款文章的分析等等。
實時總結經驗,把所有對的、錯的、好的、壞的馬上變成可以提高下一次效果的具體動作。
這哪是做公眾號,分明就是系統的產品運營思維。
她們細致到每一篇文章多少人喜歡標題,多少人覺得開頭好,多少人被哪一句話打動,多少人討厭哪一段,多少人最后會有怎樣的感觸等等......
把數據和用戶的每一點反饋都盤得清清楚楚,甚至慢慢比用戶自己都還要了解自己了,那還會缺洞察,還會缺共鳴,還會缺難搞的痛點和淚點嗎?
咪蒙說:"我基本能做到知道她們喜歡什么飲料,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我知道她們愛什么、不愛什么......"
做到這份上,除了自己把自己玩死,真就是無敵了!
整體而言,咪蒙團隊一篇爆款文章的創作要點就是:
從50個選題里面選一個,進行四級采訪,消化幾萬字采訪內容后動筆,然后取100個標題,同時拿到5000人核心群里投票,最后再不斷給文章做1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在實戰中精進。
當然,因為種種原因,不是所有個人或團隊都能做到咪蒙團隊這種 “變態” 的精細化運作。
但這種做爆款的產品思維,是完全值得每個新媒體人學習,去借鑒,改良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你會發現,方法其實是真的有,但天花板一直由你自己決定。核心還是要打好基礎,做到細節,做好每一個觸點,一次次打磨,不斷的去刻意練習......
差別就在這,且永無盡頭。
死磕自己!瘋子一般的認真!傻子一樣的偏執!
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生無可戀的想選題,更有甚者,一個月每天都耗死在選題里。
而真相是,老板經常飄過來說:
別人隨便都有10W+,我相信你也可以的,做一些爆款選題出來,爆文才是王道,你知道嗎?
你看,選題已經很難搞了,爆款選題才真的可怕啊。
誰都想有選題的秘法,輕輕松松就能搞到一堆10W+選題。
秘法,可能有!
不過我每次寫給大家的,都是方法!肯定有用,不敢稱之為秘法。
關于爆款選題,其實好的觀點有很多人都分享過,我也寫過一些,去搜一下都能看到,比如:
01. 爆款和熱點是一對好基友,及時切入熱點更容易成爆款;
02. 話題關注高,覆蓋目標人群廣,能滲入多個圈層,形成多圈層傳播;
03. 尋找那些情緒強匯集點,激發高喚醒情緒;
04. 不要觀點中庸,就要犀利刁鉆的觀點,強勢的觀點即爆點;
05. 顛覆固有常識,說別人沒說的,說和大眾認知不一樣的;
06. 從事件爭議點上,或對立面上去找切入角度;
07. 滿足強烈的好奇心,激起超出預期的滿足感和分享欲;
08. 幫讀者表達想法,說出他們想說但一直壓在內心深處的話;
09. 有價值、有深刻的見解,能為別人提供社交談資;
10. 能幫目標人群塑造鞏固形象,甚至是表現出優越感;
這些都是非常靠譜的爆款選題方向,無數人都依據這些角度做出了大量爆款文章,這是一定的。
但是,如你所見,也有無數人在利用這些方法,卻并沒有經常做出爆款。
這也是很多鍵盤俠喜歡吐槽的地方:“為什么你分享的這些方法說能寫出爆款,我怎么就沒寫出來,果然還是騙人的。”
這些方法不對?
不是!方法是方法,結果是結果,有神效但不是捷徑。
選題是選題,爆文是爆文,有關聯但不劃等號。
在這個人人皆可表達觀點的時代,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寫出自己的爆文。
但選題好從來就不等于爆文,你的垂直領域、內容定位、賬號調性、用戶洞察、標題、文章框架、表達技巧、推送時機等等,每一個都會決定一篇文章是否能成為爆款。
方法只是其中一部分,選題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了然!
應該說得很明白了,再往下看。
我最推崇的選題方法,還是咪蒙團隊持續做爆款的方法論。
有人喜歡咪蒙,有人討厭咪蒙,這個老賊不太在乎!互聯網一直都是一個 “愛憎分明” 的江湖。
咪蒙做得不好的地方,現實已經給了**裸的 “封殺”,而做得好的地方也不能混為一談。成年人三觀要正,好壞也要拎得清,**歸**。
那么咪蒙團隊做爆款有什么樣的 “秘訣” 呢?
01 首先腦暴出50個選題
咪蒙團隊每天上午開始腦暴,12點之前要從熱點里面想出50個選題。
當然,這50個選題只是備選,為的是最終相對靠譜的那一個,經過激烈討論和過往數據基礎,她們會最后確認1個選題切入方向。
依據是什么呢?
之前她們在大會上分享秘訣時就有提到:新觀點沒有那么神奇,發現新觀點的過程不過是一個個拋棄舊觀點的過程。你第一時間、第一直覺想到的觀點一定不能寫,因為所有人都能想到。
深夜發媸團隊也是這樣,通常主編會提前一天讓大家交選題清單。每人可能會提出幾十甚至上百個選題。
然后第二天早上開選題會,一起看選題清單,每個人從中挑選出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選題,并說明原因。
大部分人都喜歡的選題,就重點去做,大概率會成為下次爆文。至于都不喜歡的選題,就一起研究為什么都不喜歡?有什么共性?總結經驗。
做內容要做到八個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02 四級采訪
有了一個想做的選題方向后,她們會做團隊要求的四級采訪。
先是5000人核心粉絲群的群訪,然后是三個以上小群的采訪、50個個案采訪,最后專家顧問團的采訪。
這種和用戶近距離的采訪,顯然在任何一個內容創作領域都意義重大。做內容確實是創作者的自我表達,但想做出大家喜歡的內容,肯定不能自嗨,自說自話。
你需要在乎用戶需求,找到用戶需求和自我表達之間的交集。
訪談中,你能聽到目標用戶真實的心聲,清晰用戶已經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這是你知道應該 “寫什么” 的前提條件。
咪蒙團隊的精細化在于,她們不僅做了群體訪問,還做了更精準的細分群體采訪:去約一批人進行時間更長的個案采訪,甚至她們還有來自全球70多個專家的專家顧問團,針對具體選題,能從專家那得到更多具體專業的建議,往往專家的采訪就有五千字到一萬字內容素材了。
試問,在這樣一種模式下,做到如此細節了,得出的選題和內容素材能差到哪去?就算是隨便整編一下這些采訪內容,我相信都會很不錯吧。
魔鬼來自細節,沒毛病!
更為變態的是,我聽說她們在做完四級采訪之后會得到好幾萬字的采訪資料,要先認認真真整理完成之后才能寫稿。
如果是這樣,真的服氣。
03 取100個標題,5000人投票
咪蒙團隊每篇文章要寫100個標題,標題的重要性你我都知道,是最直接決定文章推送后數據走勢的因素。
好標題要取100次,這句話應該也經常聽到。
但太難做到,反正我是偷懶的,完全做不到。能做到,那本身就是牛逼的資本。
而且,在取好100個標題后,她們會發到5000人核心粉絲群里投票,不靠自己猜測,始終把 “洞察” 交給用戶本尊。
04 一萬字數據報告
更為用心的是她們會為一篇文章做一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當然了,不止是單篇文章,還包括自己賬號整體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的信息分析、同行爆款文章的分析等等。
實時總結經驗,把所有對的、錯的、好的、壞的馬上變成可以提高下一次效果的具體動作。
這哪是做公眾號,分明就是系統的產品運營思維。
她們細致到每一篇文章多少人喜歡標題,多少人覺得開頭好,多少人被哪一句話打動,多少人討厭哪一段,多少人最后會有怎樣的感觸等等......
把數據和用戶的每一點反饋都盤得清清楚楚,甚至慢慢比用戶自己都還要了解自己了,那還會缺洞察,還會缺共鳴,還會缺難搞的痛點和淚點嗎?
咪蒙說:"我基本能做到知道她們喜歡什么飲料,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我知道她們愛什么、不愛什么......"
做到這份上,除了自己把自己玩死,真就是無敵了!
整體而言,咪蒙團隊一篇爆款文章的創作要點就是:
從50個選題里面選一個,進行四級采訪,消化幾萬字采訪內容后動筆,然后取100個標題,同時拿到5000人核心群里投票,最后再不斷給文章做1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在實戰中精進。
當然,因為種種原因,不是所有個人或團隊都能做到咪蒙團隊這種 “變態” 的精細化運作。
但這種做爆款的產品思維,是完全值得每個新媒體人學習,去借鑒,改良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你會發現,方法其實是真的有,但天花板一直由你自己決定。核心還是要打好基礎,做到細節,做好每一個觸點,一次次打磨,不斷的去刻意練習......
差別就在這,且永無盡頭。
死磕自己!瘋子一般的認真!傻子一樣的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