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將組建農業農村部,不再保留農業部,鄉村振興志在必行,城鄉一體化發展將指日可待!
晨曦中靜默的山村,屋檐下除了金黃的玉米,有的還掛著一排紅辣椒。裊裊炊煙和早起的太陽,伴隨著太陽的徐徐上升,村莊的瞬間變得生機盎然,宣告新一天的開始。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種寧靜的生活早已不復存在,特別是常住的城市人,對農村生活就更陌生了。雖然打心底羨慕農村生活,但由于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的限制,即使有農村夢,也支撐不起返回農村的底氣。
因此,一批扛著“鄉村振興”的新農人開始涉入農業農村,發展起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建設,結合農業農村,發展一二三產融合的新型產業。一方面實現鄉村振興,一方面可實現全域旅游。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體現的恰恰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性,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機會。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已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與農民同吃、同勞作,或者在農民家中住宿,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去體驗農業野趣。
在我國,最早從四川成都發展起了農家樂,再到后來的農場瓜果采摘,還有最近發展的休閑農莊、家庭農場等類型。
休閑農業不僅能夠將農業從單一的生產功能向觀光、農事體驗、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拓展,滿足城鄉居民走進自然、認識農業、體驗農趣、休閑娛樂的需要,而且能夠借助其較高的經濟效益,吸引和調動各類經營主體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轉變經營方式、保護產地環境的積極性。
但休閑農業由于投資大,運營成本高,資金周轉慢等局限,經營者大多都沒能實現贏利,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休閑農業市場規模將接近5900億元,休閑農業將實現20%~30%的增長,成為時代發展大趨勢下的又一個風口。
即使市場基數大,但僅有1/3的莊園實現贏利,有1/3屬于虧損狀態,有1/3則盈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