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3月10日,記者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王仲孚教授研究團隊在羊乳寡糖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寡糖是羊乳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病原菌感染、促進腸道益生菌定植和菌群平衡、免疫調節、促進生長發育等作用。羊乳寡糖在種類和含量上遠高于牛乳,與人乳寡糖的組成更為接近。由于結構復雜和手段限制,羊乳寡糖分離分析研究報道較少。王仲孚教授研究團隊運用生物質譜技術和多級串聯液質聯用技術首次分析鑒定了陜西關中莎能奶山羊羊乳N/O—寡糖組的糖型結構和組成,定性定量比較了不同胎次羊初乳N/O—寡糖組表達的差異。結果表明:羊初乳N—寡糖為復雜型糖鏈,其中巖藻糖基化修飾占40%左右,隨著胎次延長,巖藻糖基化水平和唾液酸化水平均逐漸升高;羊初乳O—寡糖為核心結構2型,唾液酸化修飾占38%,隨著胎次延長,唾液酸化修飾水平逐漸升高,而巖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修飾與寡糖生物活性密切相關。該研究為下一步深入闡明羊乳寡糖結構-功能關系、構建羊乳寡糖數據庫奠定了基礎,對羊乳制品質量控制和開發以羊乳寡糖為功能因子的嬰幼兒及老年人配方食品等產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高層次特殊人才支持計劃和西安市糖生物學與糖工程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資助。
3月10日,記者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王仲孚教授研究團隊在羊乳寡糖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寡糖是羊乳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病原菌感染、促進腸道益生菌定植和菌群平衡、免疫調節、促進生長發育等作用。羊乳寡糖在種類和含量上遠高于牛乳,與人乳寡糖的組成更為接近。由于結構復雜和手段限制,羊乳寡糖分離分析研究報道較少。王仲孚教授研究團隊運用生物質譜技術和多級串聯液質聯用技術首次分析鑒定了陜西關中莎能奶山羊羊乳N/O—寡糖組的糖型結構和組成,定性定量比較了不同胎次羊初乳N/O—寡糖組表達的差異。結果表明:羊初乳N—寡糖為復雜型糖鏈,其中巖藻糖基化修飾占40%左右,隨著胎次延長,巖藻糖基化水平和唾液酸化水平均逐漸升高;羊初乳O—寡糖為核心結構2型,唾液酸化修飾占38%,隨著胎次延長,唾液酸化修飾水平逐漸升高,而巖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修飾與寡糖生物活性密切相關。該研究為下一步深入闡明羊乳寡糖結構-功能關系、構建羊乳寡糖數據庫奠定了基礎,對羊乳制品質量控制和開發以羊乳寡糖為功能因子的嬰幼兒及老年人配方食品等產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高層次特殊人才支持計劃和西安市糖生物學與糖工程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