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眾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原本僅在糧食行業開展的真菌毒素檢測也開始在飼料行業施行了。然而,在飼料領域檢測真菌毒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飼料組成千差萬別,干擾因素多,一種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很難檢測所有飼料原料及飼料產品,不同速測產品的檢測方法和原理不同,對環境要求也不同,耗時長短也不同,這使得飼料行業真菌毒素檢測成為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
近日,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發布一份權威報告,首次針對飼料及飼料原料中真菌毒素開展速測產品評價,評價結果可為飼料監管部門、飼料生產企業、養殖場戶等遴選和使用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提供可靠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飼料行業真菌毒素檢測與防控面臨的憂慮與麻煩。
評價過程更科學
為全面掌握市場現有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評價市面上速測產品的適用性,從而為監管單位和被監管單位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開展了這次真菌毒素速測產品評價工作。
據悉,此次評價共有34家國內外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生產/代理企業的17個品牌41種酶聯免疫試劑盒、8個品牌23種膠體金試紙卡、19個品牌53種熒光定量試紙卡和2個品牌6種其他類型速測產品參加了現場評價實驗,由來自全國飼料質檢機構和科研院所的16位專家進行現場監督和結果復核。
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主任汪飛杰表示,此次評價涉及的產品基本覆蓋了我國市場上主流的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品牌和類型,評價專家組將三種常見的、污染率高且毒性大的真菌毒素作為測評范圍,重點評價參評產品對目標濃度真菌毒素的陰陽性判定臨界值、準確度、實際樣品檢測準確度等3項指標,評價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產品質量。
現場實驗工作采取“企業人員現場操作+專家現場監督+專家結果復核評判”的形式,特別是由生產/代理企業技術人員自行操作可以有效排除人為操作偏差。“我們已經進行了5屆‘瘦肉精’免疫速測產品評價,這些成功的經驗對于真菌毒素速測產品評價是可以借鑒的,我們的評價模式和流程有據可依,評價結果權威、可靠。”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樊霞認為,這項工作對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和飼料真菌毒素防控技術水平、為政府監管和企業質控遴選優質速測產品發揮促進作用。
指導遴選更權威
“農作物、飼料及食品原料在種植、加工、儲存以及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真菌毒素,一旦被真菌毒素污染,通過食物鏈會對人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樊霞解釋了為什么近年來真菌毒素的監測與防控成為監管部門、飼料生產企業和養殖場戶關注的重點。
目前真菌毒素速測產品廣泛應用于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和企業質量控制過程中,為快速檢測真菌毒素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但是,目前,真菌毒素的速測在飼料行業的應用還沒有形成非常規范的模式。”湖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所長王峻負責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從2014年開始,真菌毒素的監測納入他們的常規工作。
“現在市場上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種類繁多,性能水平良莠不齊,作為采購和使用單位,在選擇上非常麻煩,我們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專業性要求很高。”王峻說。
“沒有權威機構做出評價之前,我們的采購要走一套嚴格的流程:先進行初選,確定三個待選產品,每個產品選擇3個批次,在實驗室做一周的實驗,根據實驗對比結果,再確定選擇哪個產品。”王峻表示,單是做實驗的過程就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還不包括初期遴選的準備工作,這項工作至少要投入3個專業技術人員。
“我們實驗室篩選有幾項標準:一是絕對不能有假陰性;二是要盡量降低假陽性,如果被監管單位提出異議,我們還需要再做確證檢測;三是要操作簡便,檢測速度越快越好,提高監測效率。”王峻說,為確保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的可靠度,監管單位一般每3年就會更換產品批次,重新做比對實驗。
“這次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組織專家團隊做評價,為我們省去了很多前期工作,為真菌毒素監測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指導。”王峻告訴記者,他們所也派去了一名技術人員,全程參與評價過程,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
參評促進市場規范
上海飛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參評企業之一,總經理肖理文對這次評價充滿信心,“我們公司一得到消息,就馬上報名參加了。這次評價對我們公司來說,是一次證明產品質量和技術實力的絕佳機會。”
據了解,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與動物疾病領域檢測技術主要有酶聯免疫(ELISA)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以及儀器法,如光譜、色譜、質譜等,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都存在種種問題:如酶聯免疫類產品可定量檢測,但操作復雜,檢測周期較長,影響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多,只能在實驗室完成;膠體金免疫層析類產品操作簡便,但靈敏度不夠,定量不準確;大型儀器法結果準確,但儀器昂貴,檢測費用高、周期長,且操作復雜,難以實現大批量樣品篩查,一般僅用于最終的確證方法。
“國內目前還沒有出現行業性的壟斷巨頭,技術力量和市場較為分散,這給我們這種規模的公司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和切入口。”肖理文敏銳地察覺到,以現在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的市場行情,只要產品性能足夠“硬核”,就能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企業都來積極參評,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權威機構的評價。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的評價,今后,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還會繼續不定期開展速測產品評價工作,希望越來越多的真菌毒素和‘瘦肉精’速測產品生產企業參與進來,以產品質量引導市場的取向,優勝劣汰,從而起到規范市場的作用,也給使用單位節本增效。”汪飛杰說,只有為監管部門和使用單位提供先進的檢測技術和優質的檢測產品,才能真正保障真菌毒素防控與“瘦肉精”監管工作有效開展,確保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
近日,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發布一份權威報告,首次針對飼料及飼料原料中真菌毒素開展速測產品評價,評價結果可為飼料監管部門、飼料生產企業、養殖場戶等遴選和使用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提供可靠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飼料行業真菌毒素檢測與防控面臨的憂慮與麻煩。
評價過程更科學
為全面掌握市場現有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評價市面上速測產品的適用性,從而為監管單位和被監管單位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開展了這次真菌毒素速測產品評價工作。
據悉,此次評價共有34家國內外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生產/代理企業的17個品牌41種酶聯免疫試劑盒、8個品牌23種膠體金試紙卡、19個品牌53種熒光定量試紙卡和2個品牌6種其他類型速測產品參加了現場評價實驗,由來自全國飼料質檢機構和科研院所的16位專家進行現場監督和結果復核。
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主任汪飛杰表示,此次評價涉及的產品基本覆蓋了我國市場上主流的真菌毒素免疫速測產品品牌和類型,評價專家組將三種常見的、污染率高且毒性大的真菌毒素作為測評范圍,重點評價參評產品對目標濃度真菌毒素的陰陽性判定臨界值、準確度、實際樣品檢測準確度等3項指標,評價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產品質量。
現場實驗工作采取“企業人員現場操作+專家現場監督+專家結果復核評判”的形式,特別是由生產/代理企業技術人員自行操作可以有效排除人為操作偏差。“我們已經進行了5屆‘瘦肉精’免疫速測產品評價,這些成功的經驗對于真菌毒素速測產品評價是可以借鑒的,我們的評價模式和流程有據可依,評價結果權威、可靠。”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樊霞認為,這項工作對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和飼料真菌毒素防控技術水平、為政府監管和企業質控遴選優質速測產品發揮促進作用。
指導遴選更權威
“農作物、飼料及食品原料在種植、加工、儲存以及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真菌毒素,一旦被真菌毒素污染,通過食物鏈會對人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樊霞解釋了為什么近年來真菌毒素的監測與防控成為監管部門、飼料生產企業和養殖場戶關注的重點。
目前真菌毒素速測產品廣泛應用于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和企業質量控制過程中,為快速檢測真菌毒素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但是,目前,真菌毒素的速測在飼料行業的應用還沒有形成非常規范的模式。”湖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所長王峻負責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從2014年開始,真菌毒素的監測納入他們的常規工作。
“現在市場上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種類繁多,性能水平良莠不齊,作為采購和使用單位,在選擇上非常麻煩,我們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專業性要求很高。”王峻說。
“沒有權威機構做出評價之前,我們的采購要走一套嚴格的流程:先進行初選,確定三個待選產品,每個產品選擇3個批次,在實驗室做一周的實驗,根據實驗對比結果,再確定選擇哪個產品。”王峻表示,單是做實驗的過程就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還不包括初期遴選的準備工作,這項工作至少要投入3個專業技術人員。
“我們實驗室篩選有幾項標準:一是絕對不能有假陰性;二是要盡量降低假陽性,如果被監管單位提出異議,我們還需要再做確證檢測;三是要操作簡便,檢測速度越快越好,提高監測效率。”王峻說,為確保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的可靠度,監管單位一般每3年就會更換產品批次,重新做比對實驗。
“這次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組織專家團隊做評價,為我們省去了很多前期工作,為真菌毒素監測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指導。”王峻告訴記者,他們所也派去了一名技術人員,全程參與評價過程,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
參評促進市場規范
上海飛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參評企業之一,總經理肖理文對這次評價充滿信心,“我們公司一得到消息,就馬上報名參加了。這次評價對我們公司來說,是一次證明產品質量和技術實力的絕佳機會。”
據了解,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與動物疾病領域檢測技術主要有酶聯免疫(ELISA)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以及儀器法,如光譜、色譜、質譜等,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都存在種種問題:如酶聯免疫類產品可定量檢測,但操作復雜,檢測周期較長,影響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多,只能在實驗室完成;膠體金免疫層析類產品操作簡便,但靈敏度不夠,定量不準確;大型儀器法結果準確,但儀器昂貴,檢測費用高、周期長,且操作復雜,難以實現大批量樣品篩查,一般僅用于最終的確證方法。
“國內目前還沒有出現行業性的壟斷巨頭,技術力量和市場較為分散,這給我們這種規模的公司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和切入口。”肖理文敏銳地察覺到,以現在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的市場行情,只要產品性能足夠“硬核”,就能夠開創一條康莊大道。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企業都來積極參評,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權威機構的評價。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真菌毒素速測產品的評價,今后,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還會繼續不定期開展速測產品評價工作,希望越來越多的真菌毒素和‘瘦肉精’速測產品生產企業參與進來,以產品質量引導市場的取向,優勝劣汰,從而起到規范市場的作用,也給使用單位節本增效。”汪飛杰說,只有為監管部門和使用單位提供先進的檢測技術和優質的檢測產品,才能真正保障真菌毒素防控與“瘦肉精”監管工作有效開展,確保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