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么走進行了全面布局。鄉村振興戰略應如何全面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握哪些關鍵詞?權威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定方向、定思路” 搭建起“四梁八柱”的政策體系
2月5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就定任務和定政策而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最大亮點就是通過謀劃一系列的重要工作抓手,搭建起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在這個‘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中,最基礎性的支撐是‘三個一’:一是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規劃指導各地各部門有序分類來推進鄉村振興;二是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機制;三是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法的有關工作,把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的政策法定化。”韓俊說。
在“四梁八柱”的政策體系中,包括一系列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的重大改革舉措,比如,提出探索宅基地的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包括建設高標準農田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節機制等。
韓俊強調,探索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不是讓城里人“下鄉”去買房置地。對此,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一個“不得”和“兩個嚴”,即不得違規違法買賣宅基地,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同時,在城鎮化進程當中,我們要依法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的收益分配權,不能強迫農民以放棄宅基地使用權為前提進城落戶。
“在‘四梁八柱’政策體系中,包括把黨管農村工作落到實處的硬要求。文件提出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韓俊說,今后,每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要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展情況,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
規劃先行、分類實施 防止層層加碼、“刮風”搞運動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應如何防止各地一哄而上、急于求成?
“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后,各地反響熱烈,大家都摩拳擦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宏耀回應表示,這反映鄉村振興得到各地普遍擁護,也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期盼,這是非常可喜的。但我們也要看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將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因此,必須注意做好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
為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
吳宏耀指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又要有科學求實的作風;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扎實推進、從容建設、久久為功。要防止層層加碼、“刮風”搞運動、搞“一刀切”。“比如,現在在貧困地區,鄉村振興就是要集中精力、盡銳出戰、穩扎穩打、集中力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為鄉村振興打好堅實的基礎。”吳宏耀說。
吳宏耀介紹,在制定中央一號文件的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聯合有關部門同步起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現在這一規劃的初稿已基本形成,正在按照程序進行報批。“人地錢” 打通要素資源進城與下鄉的通道
鄉村振興離不開資源的投入,也離不開要素的聚集。如何通過改革打破鄉村要素單向流入城市的格局,打通要素進城與下鄉的通道,引導、吸引更多的城市要素包括資金、管理、人才向鄉村流動,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至關重要。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要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引導和推動更多的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寇建平認為,要更加注重發揮市場需求導向作用,更加注重優化結構,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品牌競爭力。還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積極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不斷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必須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韓俊說,中央一號文件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明確提出“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
“要完成鄉村振興這個宏大戰略,還要匯聚全社會的力量,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吳宏耀說,一方面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另一方面,要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引來人才,用更加優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機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時代“上山下鄉”的新熱潮。
對于“地”的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政策,實際上,現在扶貧縣易地搬遷節余的土地指標在省內可以跨縣域調節,比如安徽金寨縣易地搬遷節省出來增減掛鉤指標1萬畝,賣到合肥賣了將近50億元。”韓俊指出,毫無疑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結余指標如果允許跨省調劑,可以籌措更為可觀的資金,可以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但是不能為了賣錢就讓農民“上樓”,對于這一政策還要進一步細化相關的政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