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產品電商銷售呈現出七個方面的新趨勢,即七個新,包括:新農商品、新農人、新農電商、新流通、新供應鏈、新模式、新冷鏈。這“七個新”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節這里得到了一些印證。
一、新農商品
新農商品包括:農產品實物、農產品服務、農產品相關的餐飲、休閑、觀光、娛樂等體驗活動,這里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供給側角度而言:
1.實物商品的多層次性
核心產品:如農產品的核心產品是品質、口感、色香。
外觀產品:如農產品的形狀,色相。
輔助產品:如不同的農產品的搭配,以及農產品與相關產品的搭配。。
包裝產品:如農產品的包裝。
2.服務商品的多層次性
核心產品:消費者所追求的基本服務使用價值。
基礎產品:與服務相關的有形產品,服務的物質形態。
期望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服務時通常期望或默認的產品應該具有的一組屬性和條件。
附加產品:指超過消費者所期望的服務和利益的部分,如免費WIFI等。
潛在產品:在將來可能出現的智能服務等。
3.體驗活動的多層次性
農產品的體驗活動包括餐飲、觀光、休閑活動及其各種層次的體驗活動,體驗活動的要素包括體驗、事件、人員、地點、所有權、組織、信息、概念和創意等。
服務商品與體驗活動有什么區別呢?服務是A對B提供的服務活動,體驗則是A與B之間的相互交互活動,這里不僅包括網下的體驗,也包括網上的體驗。
二、新農人
和傳統農人相比,新農人有新的理念、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現代農牧業生產技能和管理能力。
近幾年,特別是新農電商開展以后,很多農人回到這個領域,1400 萬人回到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了300 萬家,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400 萬人。特別是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后,“六高(高資產、高質量、高體能、高顏值、高干的、高知的)”人員回鄉。
三、新農電商
新農電商是指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創新的農村電商,新農電商包括農村日用品電商、農村農產品電商、農資電商、農村再生資源電商、農村生活服務業電商、扶貧電商(電商扶貧)等。農村電商又可以分為:農村電商的上行、農村電商的下行(圖1)。
四、新流通
新流通包括:新零售、新批發、新餐飲、新生活服務等。首先商品概念是新的理念,如實物商品、服務商品和各種體驗活動,三位一體的新農商品。
新農商品基礎上形成了新流通,包括:橫向流通體系、縱向流通體系、流通保障體系(圖2)。
隨著農業產業出現了各種各樣模式的創新,農村流通和農產品流通也隨之而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許多現代流通,特別是以供應鏈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模式創新,包括:以加工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以批發市場為核心的供應鏈、以零售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以第三方(現又有第四方、第五方、第六方、第七方等)物流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以外貿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核心的供應鏈、以金融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以網絡企業平臺為核心的供應鏈,除以鏈主供應鏈外,還有平臺供應鏈、生態圈供應鏈、以及數字供應鏈等多種模式。
在整體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一個趨勢融合的電商網絡的形成,一個方面是“八大主體+”進入農村,第二個方面是政府的各類試點,第三個就是“三園五區一體四平臺”的互動。
五、新供應鏈
農產品供應鏈是指在農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從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到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最后到將農產品提供給最終消費者的上、下游所有組織形成的網鏈結構。
傳統的供應鏈是以生產為起點、消費為終點的供應鏈。現代供應鏈是以消費者需求為起點,農戶根據市場需求采取C2B、S2B的模式,按照市場所需要的品種、數量、時間來進行生產,即種植、養殖和加工,形成供給與需求精準對接(圖3、圖4)。
六、新模式
隨著各種新的信息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加工企業為核心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以批發市場為核心的農產品的供應鏈、以零售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的供應鏈、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供應鏈、以外貿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供應鏈、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核心的農產品供應鏈、以金融企業為鏈主的供應鏈都在力促各個環節的協同,形成高度信息化條件下的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以降低供應鏈的整體成本。
以網絡平臺(網站)為鏈主的供應鏈,現在所有的供應鏈都離不開網絡,網絡在供應鏈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以平臺為核心的供應鏈,主要有綜合性的電商,也有垂直性的電商。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智能店,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蘇鮮生等;各種各樣的無人菜店,如無人果店、無人菜店、無人超市、無人專賣店、無人餐館、無人4S 店、無人停車場等,各種各樣的體驗店的出現(截止到2017年底下表)。還有各種各樣的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無現金交易等;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2018年5月商務部等8部門發布《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鼓勵供應鏈創新和應用試點。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都有不同的相應的任務。主要任務是要通過這兩年“創新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技術和模式,構建一批整合能力強、協同效率高的供應鏈平臺,培育一批行業帶動能力強的供應鏈領先企業,形成一批供應鏈體系完整、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總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供應鏈創新發展和政府治理實踐經驗”,這“五個一批”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七、新冷鏈
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在整個流通過程當中離不開冷鏈。冷鏈模式創新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是自營和第三方,除了自營和第三方以外還有第四方、第五方、第六方、第七方。還有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自營物流+消費者自提/自營配送”;“第三方物流+消費者自提/第三方配送”;聯盟物流配送;“O-S-O”物流模式;物流一體化模式等。
總的來講,新的冷鏈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這種創新和發展是因為整個交易的模式有創新,支付的模式有創新,所以相應的物流和配送冷鏈模式也會有創新。在這些過程當中,不外乎技術的創新,管理的創新。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生鮮電商虧損和倒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營商環境的問題,第二個就是商業模式不完善。
(2)“日井噴式”的低價促銷、疲勞促銷是不可能持續的,應該要停止。
(3)“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客戶”應該停止。
(4)“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已經行不通。
(5)2017年社交電商出了個“拼多多”,2018年又將出現了“誰”,會不會是中農富通的大潮來電商公司呢?
(6)最近又出現了:“內容電商”、“抖音”。
(7)“舊電商”正在被“新電商”所取代。
(8)2010 年出現的新零售正在泛化:新零售、新餐飲、新批發、新生活服務業、……“新流通”都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