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鄉村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很多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鄉村規劃體系的發達國家,也曾經歷過從衰落到重視、重新認識的過程,而這些經驗與教訓可為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益參考。
荷蘭
精耕細作,建設多目標體系
說到鄉村建設,不得不提的便是荷蘭。荷蘭國土面積僅為4萬多平方公里,比我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6.64萬平方公里)面積還小,且1/4國土海拔低于海平面,面臨低洼潮濕、光照不足的難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寸土寸金、氣候條件并無優勢的國家,卻成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
荷蘭是怎么做到的呢?土地整理,精耕細作大概是其法寶。1924年和1938年,荷蘭相繼頒布了兩版《土地整理法》,通過土地置換、規整劃一等實現土地相對集中,改善農地利用,促進農業發展。這一時期,荷蘭將農業利益置于首位,成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由于實施目標相對單一,導致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鄉村的傳統景觀。
1970年以后,荷蘭政府調整了農業利益至上的施政方式,轉向了多目標體系的鄉村建設。1985年頒布的《土地使用法案》,更是明確提出要求拓展鄉村發展目標,將娛樂、自然和歷史景觀保護置于與農業生產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變得更加廣泛,荷蘭的鄉村整治任務也變得越來越全面和綜合,政府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民、政府、社會團體之間的利益均衡。比如,2007年版的《土地使用法案》就將解決私人與政府合作開發土地過程中涉及的成本和收益問題放在了重要位置。
在農村資源相對有限的情形下,荷蘭通過對鄉村精耕細作、多重精簡利用的方式,將一個“低洼之國”變成了“農業大國”。
日本
從“農村工業園”到“一村一品”
日本屬于經濟分布空間和人口分布空間均極度失衡的國家。數據顯示,1975年日本26.9%以上的工業產品出廠額和24.2%的人口聚集在只占國土面積3.54%的東京城市圈。
為此,日本在20世紀中期開始通過國土開發計劃等綜合手段促進鄉村振興。不過,他們的鄉村建設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比如,1960年后,日本工業發展遭遇到了土地不足和勞動成本上升的雙重挑戰,而日本政府卻抓住機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向農村地區導入城市工業的“農村工業化運動”。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農村工業園吸引了大量資本與勞動力,農民實現就地兼職務工,大大提升了家庭收入。但這場運動仍然造成了另一個嚴重后果,由于非農收入顯著高于農業,農民整體走向了“兼職化”——種地成了農村的“副業”。1999年后,日本政府發布新農業基本法,重新審視農業對日本社會的重要性,強調其對環境保護與社會功能維護的意義,提出了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與休閑農業的科學倡議。
目前來看,日本的生態觀光農業發展最具特色的便是“一村一品”。所謂“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主導產品和產業,進而形成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促進農民增收與新農村建設。
韓國
農民才是核心建設者
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政府開始實施“新村運動”。這項廣大民眾“追求更好生活的運動”最初在農村推行,旨在改善韓國農村地區落后的基礎設施及貧困狀況;后來擴展到城市、工廠和學校,并衍生至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諸方面。
然而,建設初期,新村運動并不盡如人意,它忽視了地區差異,使得傳統的農村自治組織與共同體崩潰,同時過于注重物質成果,忽視了精神文明的建設。
好在,1970 ~1980 年間高度增長的經濟創造了“漢江的奇跡”,進而激發了“只要做就可以”的國民意識, 提高了國民的自信心。80年代后,韓國開始調動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在農村大力開展國民精神教育活動,提高鄉民的知識文化,培養人們的自立精神。
進入21世紀后,“新村運動”更是由初期的政府主導、具有“官辦”性質的鄉村運動,發展成為完全由民眾參與的民間社會運動。通過農民的積極參與,不僅可以使其意愿直接體現在農村區域規劃中,而且也可以充分調動農民參與規劃落實的積極性,減少規劃實施可能面臨的阻力。
英國
讓人們愿意回歸鄉村
近年來,英國從城市遷往鄉村的人口劇增,已經超過進城的人數,越來越多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又懷揣鄉村夢的城里人成為“新地主”。在鄉村小鎮買個莊園或別墅,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大概是絕大多數英國人的理想生活。
英國人為何向往鄉村?這當然和其優美的田園環境和便利的生活配套是分不開的——除大商場、電影院、劇院、體育館等大型設施外,各種基礎配備和公共服務在鄉間也均有提供,甚至在那些小到不能設立診所、郵局、圖書館、幼兒園的農村社區,英國政府也推出了移動式服務。
不過,相比于鄉村基礎設施等硬件上的吸引力,有人認為,由上至下,讓鄉村生活成為一種有尊嚴的生活方式恐怕更為重要。事實上,英國人對鄉村生活的追捧,離不開其貴族的影響。要知道,歷史上,莊園可是英國貴族生活的居所,它代表著財富、權力,以及優雅——這從諸如《秘密花園》《唐頓莊園》《傲慢與偏見》等影視作品中,就可見一斑。在很多英國人心中,鄉村比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因為這才是生活品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