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農業發展要防止進入誤區,需要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雙創新、雙突破。大多農業企業和地方政府都已具備未來農業要走品牌之路的認識。但在其路徑選擇上,有種種“不一”,但要想做好品牌,我們就有必要梳理清楚其中的基本邏輯關系。
沒有品質,就沒有品牌。
我們身邊不乏農產品通過打廣告“一夜成名”的例子,抱有走捷徑思想去搞農業品牌的人并不在少數。大家很容易看到品牌的作用,而選擇忽略品牌建設的路徑以及必要條件。
沒有品質就沒有品牌,這應該成為農業人的最基礎認知和道德邏輯。
農產品品牌銷售的是一種信任。一個真正的農產品品牌,不是注冊出來的,不是認證出來的,不是評比出來的,不是廣告打出來的,是消費者認可出來的。
農業是基礎“學科”,農業品牌建設最重要的是打牢“地基”。基地建設問題、科技含量問題、生產標準問題……沒有踏踏實實的心態,只玩花架子,必然做不成品牌。
從品牌包裝到品牌運營,認清市場為王
總有人困惑:為什么自己的品牌包裝這樣好,市場就是打不開呢?答案其實并不復雜:這說明我們的功夫還沒下到,或者功夫沒下到正地方。
市場為王,這應該成為深入骨髓的價值衡量標準。品牌建設不是設計比賽,不是玩概念,不能只靠打廣告、搞認證,滿足于獲得知名著名馳名商標、地理標志產品證書。農業品牌建設成功與否,最終要靠市場來衡量,靠消費者來投票。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對接市場,以企業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來研究現代市場營銷。通過市場,把有限的政府資源集中到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身上,讓我們扶持的品牌真正在市場上立得住,經得起風雨。
品牌整合邏輯,避免孤立的品牌生長環境
現在談品牌,大家都意識到頂層設計與整合資源的好處,特別是近些年一些地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成功,讓大家看到了利益而忽略了風險,孤立地去研究個體品牌和公用品牌。
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這涉及到在品牌農業發展上政府和企業要分別扮演什么角色的問題。
現在一些企業角色錯位,個體品牌沒做強就整天喊著要建設全產業鏈、全產品體系,以自己為核心建設區域品牌。一些地方政府不管具體品牌如何發展,大包大攬替市場做主,孤立建設區域品牌。
沒有強大的個體品牌支撐,一個小小的個案就能連累區域公用品牌整體大廈坍塌,就無法真正建設成功持久的區域公用品牌,無數的慘痛案例已經證明抵御風險的重要。搭建一個個體活躍、整體穩固的“品牌金字塔”,方是長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