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張佳興)5月27日,以“數字時代的農服新機遇”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農業服務者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由農民日報社指導、中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聯盟主辦、北大荒農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協辦,聚焦新時代中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與創新,進行政策解讀、專家報告、模式分享和高端對話。并在會上發布《中國農業服務業研究報告(2022)》。
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何蘭生,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寶龍,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主任韓旭,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委員會委員張紅宇,
農業農村部農墾局副局長程景民,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委員、總會計師 陳有方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等專家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認為,建設農業強國,要把農民增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面對“大國小農”的國情農情,如何把小農戶服務好、帶動好?農業社會化服務是最有效、最現實的路徑。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參與到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各類組織突破了100萬家,服務的總面積超過19億畝次,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服務小農戶的數量超過8900萬戶。從服務主體的數量來看,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聯合社超過30萬家,年度營業收入超過700億元,輻射帶動小農戶超過3700萬戶,是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是服務小農戶數量最多的服務群體。
專家表示,農業服務業發展必須順應時代要求,把握規律、因勢利導。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最關鍵的是要用好科技的力量,將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入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效益,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轉型升級,帶動現代農業向數字農業發展,“數字科技+農服”將極大地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為此,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科技服務功能,創新開展“農資+”等技術服務,鼓勵企業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強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效能。
與會專家認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有效路徑,更是將普通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重要途徑,對于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解決小農戶分散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具有積極意義。今后一個時期將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黃金期、機遇期,農業服務業將是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一項產業。
會上,撫遠市、伊川縣、高唐縣的代表結合各自地方探索實踐,分享了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社會化服務,助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新型模式。來自我國“三農”領域的專家學者、學術研究機構代表、地方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農業服務組織、國家級合作社、互聯網科技企業、媒體代表等近500人參加大會。北大荒農服集團與伊川縣、撫遠市的簽約儀式同期舉辦。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