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賀詞中指出,“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
每一次豐收都來之不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年糧食總產量13731億斤,比上年增加74億斤,增長0.5%。這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八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也是連續十九年獲得豐收。
這一次的豐收來之不易,新冠疫情的影響、極端氣候的侵襲,都在威脅著我國的糧食安全,尤其是2021年的秋汛,2022年夏季的南方干旱,給小麥、水稻兩大口糧帶來了重重危機。但在危機中,我國從中央到地方,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救災減災,有力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
江蘇徐州,航拍正在收割的麥田。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其實,每一次豐收都來之不易,都是戰勝了重重困難之后,才取得的成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九連豐’既是肯定也是激勵,保障糧食穩定安全的生產,是我們建設農業強國、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國家的基石,糧食安全警鐘長鳴,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十九連豐的取得,首先是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結果,”劉錄祥說,“我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事關十四億人的口糧,中央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年年都在強調糧食安全。特別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狠抓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列入會議內容,這本來是兩個專業性極強的領域,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層面去強調,足見中央的重視程度之高。2022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了,要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在中央年年強調、并出臺了一系列保障糧食穩定安全生產的政策、措施的同時,各地方也把糧食生產作為重要任務,劉錄祥說,“從以前的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到現在的黨政同責,地方政府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這也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
科技進步夯實增產根基
農業是高風險、低效益的產業,而科技的發展,則為糧食生產插上了翅膀,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升了15個百分點,超過72%,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而來自中國農科院的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科技持續發展,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
“除了政策指引,科技成為十九連豐的重要保障,”劉錄祥說,“我國耕地有限,耕地擴大空間不大,事實上,過去一些年中,一部分作物的播種面積在下降,如小麥,過去10年間種植面積減少了近2000萬畝,正是由于一批重大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推廣,使得小麥單產由2011年的322.55公斤/畝增至2022年的390.4公斤/畝。這不僅抵消了面積下降的影響,還帶動了小麥總產量的增加,連續8年站穩1.3億噸以上。這就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所提出的,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意義所在。當然,良種培育和種業的發展,離不開優異種質資源的鑒定、育種技術創新和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的進步、機械化的提質增效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共同努力,也正是這諸多領域的農業科技共同發展,才能使得我們的‘好種子’,真正變成人們餐桌上的‘好食糧’。”
江蘇徐州,收割機在麥田里作業。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耕地的保護,也是糧食穩定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劉錄祥介紹,“耕地是農業的根基,當糧食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耕地保育支撐跟不上,增產就無從談起。多年以來,我國實施了多項耕地保育政策和措施,如黑土地保護、南方紅黃壤改良、鹽堿地改良利用等,其實都是在保護糧食安全的根基。今年也是如此,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又一次特別提出,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正是保障我們的糧食穩產、豐產的重要基礎。”
糧食安全是農業強國的前提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和保障的全產業鏈條逐漸成熟,劉錄祥介紹,不論是科研攻關,還是推廣示范,抑或是生產、加工、流通領域,都有了相對成熟的基本框架,“比如2021年的秋汛、2022年的南方旱情,在這么大的自然災害下,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從科研院所到教育機構,調動了包括技術人員、救災物資、政策支持、金融保障等一系列力量,最終在非常不利的條件下,保障了糧食的穩產增產。再如中央多次特別提出,要保障種糧農民的收益,這也是保障糧食穩定生產、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如果種糧農民的收益難以保障,那么糧食生產的穩定性也就難以保證,糧食安全必然會受到影響。”
糧食安天下,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劉錄祥說,“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征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我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供給必須毫不放松。如今,受全球氣候變化和地緣沖突等影響,饑餓人群正在不斷增加,有超過8億人受饑餓影響,且每年增加數超過1億人,但我國的糧食生產仍能夠保證穩產、增產,得益于方方面面的重視和努力。作為農業科技從業者,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開拓創新,夯實糧食增產的科技基礎。十九連豐是過去努力的成果,同時也是對農業生產未來的激勵,它讓我們更加理解糧食穩定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未來,要把這種激勵,轉化成強大的動力,為確保我國建設農業強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