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拉面大家都不陌生,從中國大陸傳過去的面條已經成功地在日本本土化并且成為日本的代表料理之一。一碗拉面端上來,除了面條和湯,海苔你大概認識,但其它的東西——都是些啥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些拉面中的主流配菜。
麺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不止漩渦鳴人一位,拉面里那種嚼起來嘎吱嘎吱的黃色條狀物叫做メンマ(MENMA),就是《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見花的名字》里幽靈女主角本間芽衣子的外號,寫成日文漢字的話應該是“麵麻”。
雖然讀音和意思都和中文里“面碼”很相似,但它確實是拉面傳入日本后才產生的新名詞,最早命名的人是丸松物產的前會長松村秋水,二戰后他在橫濱中華街見到了這種臺式筍干后著手生產銷售,并且改掉了原本侮辱性的“支那竹”一名,起名“麵麻”,意思是“拉面上的麻竹”,在中文里叫筍干就可以了,但這筍干臺灣供不上來,日本拿到廣東英德的筍給臺灣商家看還可以,就陸續選擇在廣東清遠英德這邊建廠。
雖然是日式拉面必不可少的原料,但筍干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最主要的產地是廣東清遠英德和臺灣嘉義、南投,因為它的原材料麻竹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日本只在沖繩有少量種植。麻竹是一種叢生的高大竹子,用來做筍干的其實并不是它的竹筍,而是生長狀態介于竹筍和竹子之間,高度一米左右的小竹子。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筍干也是一種發酵食品。完整加工過程需要耗時一個多月,加工方法是采收小竹子后去掉竹葉和竹節附近的堅硬部分,留下10厘米左右的柔軟節間放在90℃的微滾水中煮一小時殺滅雜菌,只留下麻竹植株上附著的耐熱乳酸菌再進行發酵。】
玉子
(這個玉子不是所長!不是所長!)經常出現在拉面里的那個蛋黃半凝固的溏心雞蛋,日文中叫做味玉子,就是調味過的雞蛋的意思。味玉子的做法有兩步,第一步是煮雞蛋,第二步是讓雞蛋入味,煮雞蛋人人都會,不過把雞蛋煮成溏心的卻需要技巧。雞蛋從冰箱拿出來以后如果直接下鍋煮會容易破,所以放置一段時間讓它變成室溫比較好,然后在沸水中煮6分半,關火繼續放置30秒,撈出來在冷水中讓它快速冷卻,就能煮出來溏心蛋了,如果喜歡吃全熟的蛋黃,那多煮30秒就可以。調味的方法很簡單,先在鍋里放水、加入醬油、味淋、砂糖熬成調味汁,然后放涼,把煮好的溏心蛋剝殼浸泡在里面冷藏一晚就可以了。
叉燒
愛肉一族最喜歡的自然是拉面中的叉燒。雖然名字叫叉燒,但是和中國的叉燒在做法和口味上都沒什么關系,咱們這邊的叉燒是給豬肉抹上紅紅的叉燒醬放在爐子里烤出來的,是一種烤肉。而拉面里的日本叉燒是燉出來的,非要在中華料理中找到接近的食物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醬肉或者醬肘子。叉燒不光可以用在拉面里,畢竟是肉嘛,直接吃毫無問題,中華冷面、炒飯、鐵板燒等等料理中也經常出現它的身影。
由于在拉面里的作用太重要了,很多拉面店都把叉燒視為自家的招牌產品,做法自然也是不傳之秘,不過基本的方法大同小異,區別主要體現在調味等料理細節上,雖然花功夫但是卻不太復雜,自己在家也可以試做。叉燒用的肉一般是肥瘦相間的豬肩肉或者五花肉,清洗干凈后用棉線將它捆扎成卷,和我們這邊做醬肘子時候用線捆的作用一樣,都是防止煮的時候散開。捆好的肉就可以放在湯里煮了,湯里的調味料主要是大蔥、生姜、醬油、砂糖、味淋,具體的用量可以自由掌握,懶得試驗的話,按照水、醬油、砂糖、味淋四者2:1:1:1的比例放就行。
鳴門卷
與其它魚板相比,鳴門卷的淀粉含量更高,吃起來更面,所以一般不會當一道菜來單獨食用,而是當做拉面等料理的裝飾品。鳴門卷得到這個名字是因為花紋像鳴門海峽著名的漩渦景觀,鳴門的假名是なると(NARUTO),想到什么了?沒錯就是火影忍者,鳴門卷和漩渦鳴人的名字是完全一樣的,鳴人他們愛吃的一樂拉面里,也少不了鳴門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