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蘭植株低矮整齊,花朵繁多,花期長,常用作花壇的鑲邊材料,也宜綠地叢植,適宜作林下半陰處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徑旁栽植。蔥蘭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校園里的花壇、公園里的綠化帶都能看到它纖瘦的身影。它看似柔弱卻耐寒力極強,在-10℃的低溫下也不會受凍。進入寒冷蕭條的冬季,面對滿地落葉,同伴小草已萎靡枯黃的情景,它仍倔強得讓植株保持翠綠的本色。
蔥蘭花梗短,花莖中空,單生,花被6片,花冠直徑 4厘米至5厘米,花瓣長橢圓形至披針形。 多年生草本,株高20cm左右。地下具小而頸長的有皮鱗莖。葉基生,扁線形,稍肉質,暗綠色,花葶中空,自葉叢中抽出,花單生,花被6片,白色外被紫紅色暈,花期7-9月。蒴果近球形。
繁殖方法/蔥蘭
(一)播種
由于在整個生長期比較怕熱,并且播種***適溫度為15~20℃,故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進行秋播:
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么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后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后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播種后的管理:在秋季播種后,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二)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后進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并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裝盆消毒: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后取出涼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裝盆后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后,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江蘇苗木基地蔥蘭